思尔特:打造机器人第一品牌(图)
来源:华体会体育官方 发布时间:2024-06-25 03:42:01作为国内智能制造领先品牌,2016年在挂牌新三板后,思尔特被航天科工智能机器人有限责任公司收购,正式成为国有特大型高科技企业——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的下属公司,双方携手打造国内智能制造及机器人系统集成领域的主流企业。
3月1日,思尔特公司最新一条全智能生产线——冰箱拉手智能生产线正式下线验收交货。这条智能生产线,每天从原料到成品完成9个工序,一天产能近3000件,平均15秒出一件成品。原来42个人工的流水岗位,智能生产线个人员就可以操作。虽然造价1000多万元,但其为用户带来的巨大收益使得客户在不到三年内就可以全部回收成本。总的来说,这极大地降低了生产的时间、空间和人力成本。
2004年起,思尔特公司从生产设备到现场物流,从产线控制到制造执行,至今已为用户更好的提供和实施了3000多套有效的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10多年来,思尔特公司与ABB、戴尔、日立、海尔、中车、江铃、徐工、骏马、路达、九牧等有名的公司密切合作,目前已成为国内智能制造领先品牌。
从民企到央企,从自动化工程公司更名为航天机器人系统股份公司,思尔特13年来的业绩很美,但道路并不平坦。
古语对技术一词的解释颇为精妙:要么一层纸,要么一座山。“这个行业,不是有钱就能做,一定是经验的沉淀和人才的储备。技术这一行,能解决是一捅而破,否则就是绕道而行,技术无捷径可走。”现任厦门航天思尔特机器人系统股份公司总裁的何维光如是说。
在创立思尔特之前的上世纪90年代,何维光的团队是某焊机著名品牌的福建代理,拿下了福建焊机70%以上的市场。为满足客户对焊机自动化需求,何维光的团队成立了研发部。“虽然因研发费用导致公司每年亏损几十万元,但因其中一个股东的坚持,工业机器人的业务保留了下来。”
何维光介绍,2004年,他们成立了国内第一家用机器人命名的公司——厦门思尔特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我们是国内最早一批从事机器人系统研制的非公有制企业。当时很多国企的机器人研究还处在实验阶段,而我们已跟市场接轨了。”
回想创业之初不到10人,如今有200多人的企业团队,何维光很自豪。2006年,与ABB牵手合作,让思尔特在业界声名大噪。去年,思尔特更是被ABB授予“终身成就奖”,这在ABB企业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然而,正如很多辉煌的企业一样,思尔特也经历过高峰和低谷。何维光用“风口上的猪”来形容机器人这个行业。在行业鼎盛时期,各种风投争相涌入,国内有3000多家机器人公司。直到2016年,这个行业仍然呈现“每一天有5家成立,也每一天有3家死亡”的态势。
思尔特曾经在2008—2012年达到公司发展的第一个巅峰。何维光说:“最辉煌的时候,我们的订单根本做不完,占了全国市场近50%的份额。”然而几乎一夜之间,订单突然消失。2012起,因国家政策调整和外部经济发展形势恶化,行业内僧多粥少,思尔特的生产也一步跌落崖底。“最痛苦的时候,我们坚信一点,这是上天对我们的考验。”何维光说,经历阵痛、转移和调整,思尔特目前已成为拥有厦门、成都、上海三大基地,焊接装备、汽车装备、移载机器人、机床管理、磨削装备、喷涂装备、3C装备、军工装备等八大板块。
而如今,对于思尔特来说,二次创业的机会已经来临,数据表明,他们从去年起已确定进入第二轮的增长状态:2016年,思尔特合同额达近3个亿,是2012年低谷以来的上坡峰值。
对于航天科工的入主,何维光说,这将是思尔特成长史上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未来是智能共享化、分享经济的时代,将有80%的岗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所以产业前景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