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西郊片区改造项目日趋完备 建设高品质人居环境
来源:华体会体育官方 发布时间:2024-07-03 16:00:14中国网讯 近年来,在泉州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支持下,泉州市棚改工作始终位列全省前列,截止2021年7月,西郊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日趋完备,改变了城市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促进了经济稳步的增长与社会和谐,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攀升。
据悉,泉州西郊片区项目配套有幼儿园、物业用房、农贸市场、停车楼、养老服务用房、社区医疗服务站及规划市政道路等公共设施,西郊项目改造极大地改善原有棚户区居民住房功能不全、抗震能力差、结构及消防等安全风险隐患,加强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环境。
4月30日,福建省政府副省长李德金带队前往泉州西郊棚户区改造项目观摩调研,召开全省第二季度在泉州“全省城市建设品质提升”现场会。李德金在听取汇报后,对泉州西郊片区棚户区改造成效给予高度肯定。同时要求,棚改建设要做好民生工程,带动城市发展。
西郊小区建于上世纪70年代未,小区内绝大部分房屋为石结构建筑,改造前小区存在内涝严重、困难户多、居住面积小等问题,辖区内绝大多数群众要求政府改造意愿迫切。为解决有关问题,泉州市着重创新补偿安置模式、给予被征收群众优惠扩购、加强对困难群体保障等,以此保障困难群体的居住权益。
据了解,西郊棚改项目率先实施安置型商品房建设模式。一方面通过优惠的方式,基本实现“拆一补一”,使被征收群众不因房屋征迁合法建筑面积缩小;另一方面通过转化为安置型商品住房,实行市场化操作允许被征收群众20平方米的优惠扩购面积。
此外,鲤城区政府加强对困难群体的保障,并通过民政给予补助。被征收人属低保对象且在中心市区无其他住房的,全部选择货币补偿,若其被征收房屋人均建筑面积不足20平方米,则被征收房屋价值补偿款按人均建筑面积20平方米补足。
据了解,工程在保证主体质量的同时,采用专利技术“一种周转式楼梯兼操作平台”专利技术;“一种预制混凝土板厚控制器定型化制作模具”专利技术;“一种镀锌接地扁铁压弯器”专利技术,助推工程。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加快工程进度,改善施工作业条件,提高工程质量。
项目开始阶段,西郊片区按照“平面分区、立面分段”的措施组织流水和平行施工,充分的利用有限空间和时间,倒排工期计划。 实施过程中,应用“智慧工地”信息管理平台,对建筑施工、大型设备、人员管理等现场信息在虚拟现实环境下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实现工程项目施工可视化智能管理,对现场危大工程实时监管。
西郊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安置型商品房按照商品房标准统一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配套设施更完善。(一)采用花园式规划,林荫式绿植家园,且在建筑容积率、绿化率优于商品房。(二)楼栋间距较好,视野开阔,规划天井增加采光及通风,做到户户南北通透。(三)安置型商品房外观和公共部分装饰,在公共配套、室外景观、设备设施及所使用材料均与商品房一致,享受与商品房同等品质。
据介绍,西郊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严格落实“门前三包门内达标”的要求,围墙严格按泉州市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围挡图集要求砌筑,“我们利用围墙进行创城创卫公益广告宣传,全方面提升全民参与意识,还积极努力配合城管及交警部门进行围墙外占道清障、违停整治,在村口和小学路ロ处增设减速带及减速标识牌,提醒文明行车,提升城市容貌”。西郊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负责这个的人说,希望借此进一步推进创城创卫工作。
泉州市西郊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受到广泛关注,中国建设报副社长顾新宇一行就建党100周年、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保护、城市更新等方面,到泉州开展实地调研,对棚户区改造建设方面的相关举措给予好评和赞许。
另悉,泉州市西郊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践行安全月“落实安全责任,推动安全发展”活动主题,促进安全生产水平提升。西郊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今后继续将安全主题贯穿在日常生产的所有的环节中,在推动西郊片区棚户改造同时,为谱写“平安泉州”持续发力。
下一步,泉州市西郊片区棚户区改造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本工程实际,贯彻推行新发展理念,以科学技术创新为项目赋能,推进城市建设更新改造。整个项目预计2023年元月可以竣工备案,提前两月完成相关工程任务。同时市指挥部进一步协调推进鲤城、丰泽两区安置房工作方案的优化、细化,精心做好两区安置回迁工作。